习近平总书记对本企业本行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3-07-11 浏览次数:

(种业篇)

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袁隆平院士的团队发明了杂交水稻,促进中国粮食亩产提升到八百公斤以上,不仅为中国解决十三亿多人口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埃及、马达加斯加、利比里亚等众多国家,使那些地方的水稻产量提高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为人类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6月4日,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海南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十分宝贵。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 “南繁硅谷”。

——2018年4月11日-13日,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

我经常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近些年,我国种业有很大进步,水稻和小麦品种可以做到自给,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种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国产种业研发能力同国外差距较大,部分种子大量依赖国外进口,一旦国外种子断供,我国部分农产品可能面临无优质种子可用、种质退化、影响供给安全等难题。此外,假冒伪劣种子乱象滋生,许多本土优质品种还在快速消失,非法国外种子扩散等问题时有发生。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要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2020年12月16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在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大豆等种子讲了多少年,但突破进度还是很不理想。要拿出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明确方向和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有关部门要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要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力。既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也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短板,特别是要加大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建设。

——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2021年5月13日,在河南南阳实地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时的讲话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2021年7月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2022年4月10日,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

水稻良种育种周期长,需要反复试验筛选,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老百姓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本企业本行业的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渔业篇)

充分发挥捕捞业的优势,就要积极发展远洋捕捞,这是我们发展的重要举措。

钓鱿鱼和钓金枪鱼创造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还可以带动一批劳务。关键还是要进行大的投入和基数改造,需要一定的积累,给予一定的扶持,充分发挥我们省的一些大集团的带动优势。

要调整结构,捕养并举。养殖业要规模化、集约化,争取取得重大突破,一个是广度,就是说我们现在滩涂、浅海利用率不高,要扩大利用率。再一个要搞基数改造,发展大网箱,这里要解决好投入问题和体制问题,一家一户做不大规模。还要选好当家品种,养一个便宜货,卖不上好价钱,市场不对路也不行。

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是个大课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家一户的养殖虽是我们的鼓励方向,但与规模效应不匹配,要用于创新,从养殖苗种到投资、加工、销售,探索出一条适应深水网箱发展的路子来。政府部门要在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深水网箱的科研经费要予以倾斜。

——2003年1月6日,在舟山调研时的讲话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实施这一重大部署,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临海国家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

——2013年7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现在讲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2018年3月8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2022年3月6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2023年4月10日,在广东湛江考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本企业本行业的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畜牧业篇)

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郭勒盟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我一直很重视!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

——2017年1月24日,在张家口旗帜婴儿乳品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

用好这一机遇,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2017年6月,在调研考察山西时对做优草产业(饲草料资源)作出的重要论述。

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2017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

——2018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要及时公布调查进展,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2018年7月23日,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的重要指示

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安全科研攻关机制,严格生物技术研发应用监管,加强生物实验室管理,严格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和科学家道德教育。要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在尊重科学、严格监管、依法依规、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物育种、生物制药等领域产业化应用。要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年9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2022年全国两会,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丹马场重要指示精神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甘肃并专程到山丹马场视察,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山丹马场场史馆,了解了山丹马场历史沿革,听取了山丹马场四大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等情况汇报,和一场牧工进行了亲切交谈,在草原上观看了万马奔腾的景象。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给予充分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还是大见成效。走到这来看一看,才能感受到祁连山生态保护的作用、生态屏障的作用,这是国家的战略格局,新发展理念在你们这里得到最好的体现,继续把它向前推进。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引导,绿水青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要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保护好宝贵的草场资源,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

“当年这里是开疆拓土的地方,山丹马场以前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现代国防已经由武器代替,不再需要军马,但是还要为培养出我们国家自己的赛马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本企业本行业的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农业服务业篇)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统筹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用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要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共同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2016年5月23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我反复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可以从国外买一些,但不能指望靠买外国粮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提高油料、大豆产能和自给率。

——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2022年3月6日,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

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

——2022年7月12日至15日,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022年10月1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的讲话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前,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